当前位置: 首页 > 社情民意
 
(省、市政协采用)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悬空亟待落地
发布时间:2016-03-16     信息来源:宜章县政协       作者:      字体:       (双击滚屏)

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悬空亟待落地

 

市政协委员、宜章县政协主席黄检忠反映:自医改以来,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推进医师多点执业,鼓励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,对均衡医疗资源配置,缓解基层和民营医院人才短缺问题,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。但受体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,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尚未得到很好的落实,政策初衷难以实现。以宜章县人民医院为例,全院具备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有132人,除个别医师私自外出在其他医院开展诊疗治病外,通过正常渠道开展多点执业的人员几乎没有。主要问题表现为:

一、公立医院缺乏释放高水平医师资源的动力。医疗人才与技术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,也是医院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,公立医院凭借优势,集聚了大量医疗人才,出于自身利益考虑,对医师多点执业难以支持。

二、医师本身顾及现实问题不敢主动多点执业。医师要多点执业需第一执业点同意。而这些医师,特别是高水平医师往往又大多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。由于大型公立医院的医师在科研、教学、职称评定上,相对基层和民营医院都有明显优势,医师为了个人发展不愿得罪医院,在医院不支持的情况下,很难实现多点执业。

三、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规划欠合理。大型公立医院无序单体扩张和同城建新医院扩张,垄断了大量人才,致使基层和民营医院技术骨干流失和难以引进,加剧了医疗人才短缺。

四、承接医师多点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缺乏。医师离开原有公立医院平台,基层医疗机构难以为高水平医师提供影像、生化检查等技术支持平台和护理服务平台。

因此,为推进医师多点执业,均衡医疗资源配置特提出如下建议:

一、合理规划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。一是控制大型公立医院的无限制扩张,合理规划单体规模,引导医疗人才向基层流动。二是鼓励大型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结合,在城市周边区域或与县(乡镇)、民营医院合作,设立分院,组建医疗集团。首先实现高水平医师在集团内部医疗机构间自由流动,再逐步扩大到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支持,使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,解决由于基层和民营医院缺乏高水平医师,群众集中到大城市大型公立医院就医而造成“看病难,看病贵”的问题。

二、改革医师管理体制。一是出台政策取消变更多点执业原单位签字盖章的规定,只要医师本人和接受单位双方同意,就给予变更。一个高级职称医师可同时执业35个地点,引导医师向基层合理流动。二是改革将科研项目和论文作为医师职称评定的强制要求,而将治病能力作为衡量医师水平的重要标准。依靠市场机构对医师技能和价值进行认定。同时,职称评定适当向基层和民营医院倾斜。

三、鼓励建设多种形式的公共医疗服务平台。按照区域划分建立标准化医疗影像和生化检查服务平台,并实行影像和检查结果信息互认共享,为分散在多点执业医师提供专业化共享服务。

 


 

 

 

 
 
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