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福城文化 > 人文历史
 
永兴清代时的私塾
发布时间:2011-11-01     信息来源:不详       作者:佚名      字体:       (双击滚屏)

清代,永兴的私塾按学生文化程度分为蒙馆和经馆。

  (一)蒙馆

儿童启蒙时入学的地方,叫蒙馆。教蒙馆的先生多数是童生,也有秀才。儿童上学的第一天,要朝着孔子神位跪着叩头,接着拜见先生,每馆学童约10人左右。蒙馆的老师待遇,由学生家长供膳食和年交学谷大约一担。如老师在自己家里就餐的,家长在端午节前要送米、肉等给先生,叫做送“中米”。逢端午、尝新、中秋等节日,请先生吃饭叫做“馔师”。即《论语》:“有事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先生馔”之意。

蒙馆的主要教学内容为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千家诗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幼学》。先生对教学内容只念不讲,进度视学生接受能力而异。教学方式为个别点授,采用填鸭式,死记硬背。授课时,由先生领读,学生跟读。当天念的功课,第二天学生要站在先生面前背诵无误后,才另授新课。先生教授写字分三个步骤:第一步是“描红”。即由先生用朱红写着“上大人、孔夫子、化三千、七十士”等内容由学生用毛笔照着填写。第二步是“蒙格”即先生用正楷写好格式,由儿童用纸蒙着字影写。第三步是“临贴”。由先生根据学生笔势及爱好,确定临摹字贴。

在教学管理上,先生及家长都奉行“不打不成器,棍子底下出好人”信条,主张体罚。儿童犯了“错误”和念不出书时,就用戒尺重打手掌或在孔夫子牌位前罚站、罚跪或留在塾里饿饭等,因此儿童逃学现象严重,要是先生因事外出放假,学生们非常高兴,尽情玩笑打闹,真是“先生不在家,弟子反天下”。但先生最怕的是学生玩水出问题,于是每个学生手掌上写上红朱子作记号,回塾时逐一查验。

(二)经馆

经馆是高层次的私塾。学生年龄比蒙馆的学生大,文化程度也高。馆师多为秀才或贡生,自行设馆授徒。入经馆者多为殷富之家的子弟,也有少数清贫之家的优秀子弟希望深造,准备参加科举考试,博取功名的。经馆学生称为“生童”,当地群众叫他们为“大弟子”。生童以自觉学习为主,先生管教虽严,但很少体罚。经馆每馆人数20名左右,一般每人年交学谷五、六担,多者达十余担。也有个别先生出于爱才之念,对家庭穷苦的聪明子弟少收或免收学谷的,但很少见。经馆传授《四书》、《五书》,诗赋而以八股制艺为主。学生习作八股文,能按八股程式组合成篇者谓之“圆篇”,经馆先生才让他参加县、州试。并亲自到县、州送考,学生中如能考上秀才的,先生声望倍增,员笈求学的也就更多。

在每年端午前后,经馆先生设酒筵邀请学生家长及当地名儒士绅参加。塾师先介绍每个学生的学业及其进益情况,再由家长各自议定学俸报酬,并书立关约,这就是“议学”。议学是经馆一件最为隆重的事。永兴县柏林镇老秀才李芳连曾以议学为题,撰写了一首对联:“议古议今,少年意气冲牛斗;学书学剑,他年功成跃龙门”。表达了当时学子求学成就功业的愿望。

清末废除科举后,我县农村私塾仍普遍存在,直到民国29年(1940年)实行国民教育时,全县还有96所,后来取90所,改良3所,我县私塾才基本结束。

责任编辑:肖群华

 
 
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