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政协提案
 
关于发展“三品一标”着力铸造郴州农业品牌的建议
发布时间:2018-04-09     信息来源: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      作者:      字体:       (双击滚屏)

关于发展“三品一标”着力铸造郴州农业品牌的建议

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

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“三品一标”,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。发展“三品一标”,是提升农产品品质,增加市场优质农产品供应,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;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,打造农业品牌的具体抓手;是践行绿色发展,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“三品一标”认证。截至2017年底,我市“三品一标”总数152个,仅占全省3200个的475%,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8个,绿色食品38个,有机农产品43个,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。相比全省“三品一标”认证排名靠前的长沙市(605个),常德市(485个),益阳市(345个)还有较大差距,在全省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。“三品一标”产品因其优良品质和良好信誉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,尤其在粤港澳有着广阔的市场。但我市“三品一标”发展不足,目前只有生平米业、龙丰生态、莽山瑶益春茶业等少量品牌对接粤港澳,全市“三品一标”产品在粤港澳的年销售额至今未超过5亿元人民币。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:

一是扶持引导力度不够,对“三品一标”认知不足。品牌意识不能仅靠企业自发树立,政府扶持引导是重要手段。但我市基层“绿办”机构不健全,县乡抓“三品一标”工作的队伍经过多次机构改革遭到削弱,少数县市区甚至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,导致人手少、年龄老、管理乱,工作力不从心。此外,除桂东、资兴、桂阳等县市有一定的农业品牌建设方面的扶持外,其他县市区包括市本级都未设立“三品一标”品牌创建专项资金,扶持力度不大。目前真正全面认知“三品一标”的不多,据了解,全市仅有50%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此有一定认识,80%左右的农户不知道,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更不太注意。

二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,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。目前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已达310万亩,但农业规模化、产业化、组织化整体水平仍然不高。农业企业大部分规模小而散,农业标准化意识不够强,标准体系不健全,标准化技术水平和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相对偏低,加上部分农业企业内部产权结构不完整、现代经营管理意识不强等问题,导致龙头企业较少,带动农业产业走向市场、做大做强的能力严重不足。

三是品牌保护和监管机制未健全,生产经营者积极性不高。目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进展缓慢,产品认证与否都可进入市场,优质与劣质农产品混区经营,“搭便车”现象普遍存在。生产经营者即使按照“三品一标”标准化生产,也难以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,体现不出“三品一标”产品的优质优价。加之对非法生产、出售不安全农产品的打击、处罚力度较轻,严重挫伤了生产经营者申报生产“三品一标”的积极性,也导致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信任度下降,市场需求不旺。

虽然我市“三品一标”品牌建设相对滞后,但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。应当按照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“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”的要求,利用现有基础,瞄准包括粤港澳在内的消费市场,加快我市“三品一标”品牌建设。

一、明确责任义务,形成多部门全方位齐抓共建的格局。要理顺关系,明确责任义务,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,形成农业部门为主、相关部门配合、企业社会齐抓共建的格局。农业部门要将“三品一标”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工作中谋划推进;财政部门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;编制部门要保障专门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;宣传部门要引导公众了解“三品一标”;企业要充分发挥创建培育和宣传推介“三品一标”产品的主体作用;行业协会要主动搭建推介平台,倾力发挥桥梁作用;公众要支持“三品一标”生产企业,信任和消费标志产品。

二、打造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,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。农业标准化是“三品一标”品牌建设的基础,要围绕“三品一标”技术规程要求,推动全市310万亩标准化基地建设。重点抓好6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,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,提高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,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作用。推广“食用农产品合格证+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+二维码”模式的覆盖面,逐步实现“环境有监测、操作有规程、生产有记录、产品有检验、上市有标识”的标准化管理目标。要鼓励“三品一标”龙头企业整合和加大技改投入,扩大产能,提升档次,延伸产业链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共建“第一车间”,使农业龙头企业到田间地头建立生产基地,提供技术指导、种苗供应等服务。鼓励采取多形式的利益分配方式,通过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农户”的形式,与合作社实行订单生产、最低保护价及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,形成稳定的经营模式。

三、建立全方位可追溯的监管监控体系,提升品牌公信力。要整合公安天网工程、供销社品牌产品监控体系、农业委、畜牧局等部门及一些大型龙头企业的监控设备和网络,形成统一的监控平台,建设全方位、可追溯、运行可靠的监管监控体系。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质量监管上来,严格审查,严格监管;稍有不合,坚决不批;发现问题,坚决出局,全力确保产品质量安全,着力提升品牌公信力。要按照“产品质量可靠、使用标志规范”的要求,严格执行质量年检和认证现场检查制度,指导生产企业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,规范生产经营活动,打造一批产品质量可靠,质量管理体系健全,制度落实到位,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企业,推动“三品一标”认证的价值回归。

四、建立农业公共品牌保护和管理机制。组织开展公用品牌影响力调查,挖掘品牌资源潜力,丰富品牌内涵。加强品牌经营的整合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农产品品牌。我市位于“赣南—湘南—桂北”柑橘优势中心区域,是全国最适宜种植柑橘区域之一,已初步形成了“宜章脐橙”、“永兴冰糖橙”、“东江湖蜜桔”为主的柑橘产业区域布局,但全市仅有“东江湖蜜桔”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。政府要研究建立“市场导向、企业主体、政府推动、社会参与”的品牌建设与保护机制,在现有“东江湖蜜桔、东江湖茶、高山禾花鱼”三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基础上,重点谋划将我市宜章脐橙、永兴冰糖橙、临武麻鸭、桂东高山绿茶、桂阳太和辣椒、苏仙茶油、汝城板鸭、安仁大米等一批具有地域特性和特色的农产品列入规划,通过国家营销平台、国家农业品牌的建设,使产品以独特风味、品质保障、价格优势等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赢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。

 
 
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